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面试 - 面试热点 - 四川面试热点 - 正文

天津三支一扶2014面试热点:“课间十分钟”哪儿去了

来源:2exam.com 2014-6-5 12:04:17

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没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者不是合格的教育者。

  70、80后们,大多写过《课间十分钟》这篇作文吧。

  “下课铃一响,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操场,有的踢毽子,有的跳格子,还有的在单双杠上翻飞……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,欢笑声飘过花丛和林梢……”

  这样的场景,足以让今天的孩子们心生羡慕——如今“十分钟”已经缩水为“五分钟”,许多中小学还规定:课间不许出教学楼,不准在楼内喧哗。

  家长问为什么?校方说为学生安全。这理由实在牵强得很。莫非健身器材没有按期保修不堪“上下翻飞”?或者,是学校不愿承担学生万一“磕了碰了”的责任?家长们觉得,学校把孩子们“圈”在教室里,不是为省钱,就是为省事。

  孩子天性喜动,正在长身体,板板地坐了40分钟,课间跑跑跳跳,一来伸展肢体,避免变成小眼镜、小驼背、小胖墩;二来醒脑提神,为下节课调整出好状态。想想看:课间,他们三三两两站在楼道里,压低嗓门嘁嘁喳喳,偶尔声高,赶紧瞄一眼带袖标的小干部;铃声响了,孩子们耷拉着脑袋而不是像我们当年“亮着眼睛红着小脸淌着汗水”走进教室……啊呀呀,这是多么的不近人情!

  没有“人情味儿”的规矩不止于此。比如,眼下中小学多半要求学生早7点到校,下午3点半离校。许多家庭被这个作息表“整”得疲惫不堪——如果早自习课能延长会儿并且允许孩子在期间任一时间进教室,家长就能上班时顺路送孩子,不必多次折返增加早高峰负担;如果放学后允许孩子在校园内多呆会儿等父母下班来接,就不必劳动爷爷奶奶七姑八姨、不用雇人租车、不必请假旷工……学校有那么宽敞的操场、齐全的体育设施、明亮的教室和图书馆,孩子们结伴打球跑步也好,凑堆儿解难题做作业也好,都能让家长安心,给社会“减负”。

  更何况,目前体育体能成绩在各级升学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比重。被“剥夺”了课间十分钟的孩子,被一放学就勒令离校的孩子,当日常运动量无法满足其体育考核达标所需时,不得不另挤出时间,去花高价锻炼身体。

  当然了,学校有权订立各项规章制度,但是,公办教育机构属于“公共资源”,负有“公共服务”的义务,其设施大部分时间“被赋闲”,根本上就是公共投入被浪费。而这种立规矩的说一不二,也缺少对学生发展的考虑、对学生家长的体谅,更缺乏与社会生活主动的融合和对接。

  改变这种现状,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深入调研,及时回应社会吁求,学校的作息时间、校园开放时限等也可做出调整。另一方面,也需要学校主动倾听学生、家长的意见建议,从细节处改起,把校园办成另一个让人们放心的“孩子的家”,让“家校衔接”更紧密、“家校互动”更高效。

  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没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者不是合格的教育者。或许,这正可以从“还回课间十分钟”开始。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